彩票app下载2023最新版

http://www.langzesj.com/ http://www.langzesj.com/
行业建设
卢德之——让NGO组织与基金会携起手来推动慈善事业向前发展
2015-03-30

3月10日,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主办、南都公益基金会承办、中国社会组织杂志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基金会分会双月沙龙(第十二期)在北京举办。本期沙龙围绕“基金会资助面面观”这一主题,邀请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150余人。南都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彭艳妮主持本次沙龙活动。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基金会分会会长、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作了会议总结,并倡导基金会要在使“资本走向共享”的道路上发挥更加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为现场发言整理:

中国社促会基金会分会第十二次双月沙龙上的总结讲话
中国社促会基金会分会会长
卢德之
(2015年3月10日)

IMG_1670.jpg

我们这个双月沙龙已经开了很多次了,很有意义,今天来了那么多的朋友,这么大的规模确实是第一次,特别让我感觉高兴的是,有这么多年轻人来参与我们这个事业。刚才听了几位的主题发言,觉得我们的社会组织成长速度很快,从专业化的角度、使命感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年一年地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了。

双月沙龙已经到了第十二期了。基金分会会长的任期中有一年,我这个会长现在是接近第三个年头了,应当改选了。但是,参加这次沙龙,我还是认真思考了一下。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题目是资助面面观,关键词是资助。基金会为什么要来做这个资助呢?一开始,我的确对NGO组织信任度是不够的,经过这么多年观察,NGO组织是值得信任的。从基金会的角度看,如果每一个项目都是自己去做,那是做不好的。那么,基金会和NGO组织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伙伴关系,特别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一个NGO与一个基金会就是一台车子的两个很重要的轮子,一个都不能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依赖的关系。

具体来说,这种关系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是方向的同向性,二者是往一个方向向前推进,不能是反相的,一个轮子往前走,一个轮子往后走。也就是说,无论是基金会还是NGO组织,都是有一个目标的,就是要更好地去解决我们共同感兴趣的、我们觉得我们必须去解决的一些社会问题。第二,具有互补性,二者是互补的,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实现使命和目标。第三,在发展过程中,二者互相促进,具有互补的作用。二者在运作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合作,进在而使得双方无论是基金会还是NGO组织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更好地发展自己。第四,是共享性,就是说,我们通过努力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我们就实现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实现了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同时能够体会到一种强烈地幸福感和满足感。

这是我对二者关系的一些认识,至于基金会如何把钱资助给NGO组织,也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也可以用三种情况来界定:第一,由基金会的内在使命、理念、价值观来确定。大家刚才讲到了公募、非公募、运作型、资助型等特点。我个人认为,就运作型和资助型来说,纯粹的运作型和资助型是没有的。我们华民慈善基金会一直在做一个运作型的基金会,但是你都能做得到吗?我们大学生就业资助项目,一年的资助额有3000多万元,都是通过各个合作学校组织发下去的,基金会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把每一笔钱都用到接受资助的个人上去。所以,纯粹的资助型和运作型是没有的。但是,每一个基金会有各自的运作方式,这一切都与基金会内在价值观有关,包括它的使命、理念等都非常重要。第二,它是根据NGO组织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基金会和NGO组织走到一起来了,实际上我们必须把各自的使命、理念、特点理解好了,明确了,也就能够很好地对接了。第三,需要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像我们这样的双月沙龙就是很好的平台。当然,我们应该有更具体的对接方式、对接平台。

只有做好了这几点,基金会和NGO组织也就真正走到一起了。过去,我不太相信NGO组织能把事儿做好,后来发现他们能够把事做成做好。基金会主要能力是在资金运作,在筹资。我是一个企业家,我主要工作还是要去挣钱,但是到底怎么把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处理好,如何解决好每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那肯定还是需要NGO组织一起去做。这也说明,大家在一起,通过不断地交流,能够共同提升,共同提高认识。

刚才说了,今天这样的双月沙龙在新年之际召开,确实有一种新迹象。基金会和NGO组织的朋友,大家坐在一块,共同来研究、共同来商量,无论是基金会还是NGO组织的发展都特别有益。基金会到底怎么进行资金支出和安排,不是我的长项,这是秘书长管的事,平时我也研究得很少。我在这里想另外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早几天我参加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成立大会。我们民政部领导也出席了,来自全国社会保障学界各个方面的代表500多人到会,而且都是很高端的研究人员。大家看到,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老百姓越来越高兴了,社会发展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了。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并不是做得太好了,而是做得太差了。改革开放30多年了,绝大部分经济成果并没有为多数人所共享。特别是从社会保障上看,我们不是做得太好了,是不能做得太差了。我讲的这个话后来还是被写出来了,说明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公益慈善也一样,尽管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我们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认为,从总体上说,我们还是欠债太多,特别是有钱人欠债太多,有钱人欠没钱人的债务太多。

最近我写了一本书叫《让资本走向共享》。这本书现在影响比较大,大家都会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这这本书里面,我想表达我的一个思考。我认为,人类社会走到今天,从社会的角度讲,主要有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一是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关系,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这两种关系的背后都有一个东西在起基础性的作用,那就是资本。我认为,社会主义讲的就是多数人主义,天然的、本能的就跟多数人联在一起,但社会主义一生出来就不太清楚什么叫资本。因为社会主义出生的时候,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文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而是列宁那个时候,是在最破落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在破落的社会环境里根本就看不到资本。我们传统的社会主义就不认识资本,而传统的资本主义基本上也不考虑多数人,却本能地跟资本联在一起。但是,无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还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大家都感受到了,资本主义不搞多数人主义不行,选票投不上;社会主义不重视资本更不行,没有资本的发展,就没饭吃。所以,无论资本怎么发展,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资本越发达,多数人越受益;如果资本发展了,多数人不受益,少数人受益了,社会就出大问题了。那也就是社会保障有问题,慈善也出问题了。

我觉得,资本如何走向共享,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NGO组织、我们的基金会怎么携起手来,在让资本走向共享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承担起我们特有的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是我们应当思考的实践与理解问题。

  谢谢大家!





上一篇:基金会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2015年秦巴山区农村发展公益组织学习平台第一次协调会议